反思人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关系

22束雨萱

当今数字化的洪流裹挟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无论我们是否适应,信息技术都一步进一步地以加速度深入我们的生活。

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今其实很难摆脱移动互联设备。兴许前几年还有学生能够出于自我约束放弃上网或持有手机,而如今这种自律手段似乎开始慢慢变得不现实了。一个人行走在马路上,失去了手机就好像失去了一个器官,没有导航就失去前进的方向(甚至目的地位置),没有支付工具我们不能乘坐交通工具不能购买饮食,甚至在疫情期间我们会因为没有扫码工具被拒绝进入任何公共场所而因此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载体和工具已经是我们的某种器官,某种在生物体的自身上拓展出来的新的延伸,这并非是我们主动要求的,而是社会似乎已经发展至此,在一声枪响之下突然之间每个人都开始了近乎于赛博格的有向发展。

而一个人的定义也开始在这种变化中变得愈加复杂。在《黑镜》第二季第一集中,女主通过人工智能仿生人基于男友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大量信息复活的男友其实与他本人相差很大,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可能更愿意分享自己美好的经历和状态以此获得满足感,而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复活的男友实际上比女主生活中的男友优秀太多而给她造成了不真实感以致崩溃。而我们不能说这不是男友,毕竟这是男友社交媒体上的状态,借用麦先生的词汇,是男友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人似乎除了生物特质上的自我和社会上的自我又有了互联网上的新身份。可能是对于学校或单位或银行数据库里的一串编码,淘宝评价栏里的匿名用户或是社交媒体上的“某某某”。一部分人认同: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性格与互联网上的表现其实不同。也许他们在现实中羞涩内敛而在网络上表现得活跃且招人喜欢,而有人也恰恰相反。

社交媒体是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标志性的产物,也是《黑镜》系列中最频繁出现的要素之一。凭借它我们摆脱了原始的拘束与远在地球另一侧的亲人乃至无数陌生人畅所欲言,人与人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即时、开放和具体,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一,只要有人想这么做,几乎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另一个人的全部信息。这也是为什么网暴会如此可怕,不良影响会从社交媒体中渗出蔓延至生活中。从黑镜中的第三季第六集到近几日染粉发女孩自杀新闻,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是中立的,它能成为一些人道德制高点上的跳板,也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帮手。我想这是社交媒体乃至互联网的双刃剑的特质。

其二,像黑镜第三季第一集中的故事,我们有时可能过于在乎我们互联网社会中的新的自我,以至于迷失。影片中攀比社交软件评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女主在屡屡失利后选择摆烂,但在获得了现实的心灵自由后她也再不能融入进人类社会中。

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一个个荒谬的小故事,但谁又能保证不追随互联网上一阵阵狂潮的人不会被排挤呢,我们又怎么能确定在网络管制和激进网民的一轮又一轮斗智斗勇中网络制度不会一步步走向僵化?各种科幻作品中科技被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导致恐怖后果,回想起前段时间上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是不是感觉哪环似曾相识…只希望我们至少能够掌握自己身边的一部分信息,至少从自己做起把技术用于正途,或是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至少在未来来临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季欣阳202211110098思考回答

在看《黑镜》前,我对于人与技术的关系的看法如下:
首先,人作为创新主体,人创造了技术,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在农业时代,人们发明农具,用来耕作,以养家糊口;在工业时代,人们发明电力、机械,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发明网络、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使世界联系更紧密,使生活更加便利……从这些发展中可以看出,人创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为何要“更好”地生活呢?其原因在于,人类本身是受自然限制的,我们不仅不能逃离,而且需要依赖。而科技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工具。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会对人产生影响。《理解媒介》中译本第二版序中说:“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新的媒介,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
一方面,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便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比如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工作;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做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人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变得更为紧密,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地球逐渐变“小”。
技术也让人本身发生了变化,《理解媒介》中说:大众传媒的使用派生出了一些心灵习惯:“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印刷术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碎片化信息众多,生活节奏极快,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薄弱。
在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二集后,我认为,这就是人类未来滥用技术的严重后果。虽然社交媒体让剧中人生活及其智能便利,但人被技术控制,社交媒体是普通人逃不掉的枷锁,当然,这是对于一部分还尚存真性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已经沉浸其中的木头人来说,这反而是消遣享受的工具。在这里,房间不是房间而是强迫看情色广告的监狱,人不是人而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机器。真理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阶级分化严重,人变得麻木僵硬、虚伪、拜金、妥协、不再拥有梦想。女主是少有的心存梦想之人,但上层阶级的权力和强大的社交媒体的力量是她无法想象的,虽歌声动人,却因长相纯美被恶心的评委和无脑的观众强迫做了情色演员,这已经违背了人性,在之后从她说她愿意从事这个到她习惯于这份不必骑车的工作,显然,当年的追梦美少女已经全然不在了。男主为抗争上层花光了积蓄去威胁他们,但最后也是被金钱、优越的生活蒙蔽了双眼,做起了表演。其中一个胖的男子因骑车不够而被下调到扫卫生的职务,连普通骑车都无法实现,胖的女子因肥胖而被随意辱骂不敢还嘴。他们是牺牲品,更是给予我们的警告。
对于以上的剧中人,他们的共同问题就是自我意识削减。什么是“我”呢?从心理学上来看,自我包括个体自身、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对象、个体自身的心理特征。有自我意识代表着有自我思想、行为准则、自我认知等认识。通俗点来讲,“我”应该是知道我是谁、我能为社会干什么、我有什么梦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知道我们的梦想为何物,知道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剧中人空有姓名,他们却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只是简单顺从,大家都是流水线作业的机器,每天在虚假的社交媒体中度过,谁还保留了真性呢;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对着屏幕骑着健身自行车,循环往复的生活消磨掉了他们的意志,他们没有更多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权力;他们也没有梦想,那是不被允许的。
我认为,剧中的情况不会发生。首先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的工作就有许多,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营里骑单车,那么谁来干其他的工作呢?谁来建楼,谁来修设备,谁来制造电力,谁来发明科技呢?生育、医疗、养老怎么解决呢?在及其腐败的制度下,社会就此停滞不前,而且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会所有人类都被困在牢笼里而不想出来,那就会引发战争,这是谁想要的呢?再论统治者,谁能进入上层呢,谁又是普通人呢,这就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这个系统最终也不会组成。但单论内部的一些技术,例如多屏幕感应的技术是会有可能创造出来的·。

谈技术对人的截除

《White Christmas》

三个主人公,三个故事,使我脑海中响起一个词“寒冰地狱(联想电影《画皮》)”。

我心痛地感到,“Block”是名副其实的寒冰地狱——活着,却人间失格。绝对意义的孤独、社交绝缘,本就能够使人发疯,而这设定却还被人掌握了时间的流逝速率,缔造了赛博空间中的千年寒冰地狱、永恒的监禁。

“Block”受法律所保护、狱审能够毫无负担地按下“度分如千年”的按钮、意识副本被人们奴役……伴随着“方便”的技术,人们的能力无限延展成“压断大地、淹死太阳”的超级力量,而与此同时,人们变得如此冷漠,人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消失殆尽。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感受在被科技反向塑造,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的同时,我们也变得更冰冷、更程序、更机器?

生命与机械的界限是什么,人工生命具有怎样的权利和社会认同,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思想吗,科技对人类群体生活状态和社会形态的改造马太效应怎样最小化,科技异化冰山的全貌是怎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蜂拥。我不认为人类的智慧足以在短时间内驾驭其可企及的技术突破,新兴科技伦理风险挑战是永恒的问题,对于技术我们不但不应骄傲自满更要谨慎三思。

“我”,在该片中人的意识能够复制、躯体能够虚拟再现,完全实现数字孪生,那么什么是“我”?这让我想起《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凌波零。复制品在物理上健全,当她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独立思想上的差异时,她开始寻找自我、向内探寻。但本片中的副本不仅拥有完整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拥有自己独立独特的人生和记忆,但她不像楚门一样可以走出影棚、不像图恒宇一样在虚拟世界和女儿拥有独一完整的生命,而是被物化、被奴役。这是人类的独裁,自以为是造物主。在我看来,拥有意识的生命体,无论是人工亦或自然,都应该被赋予平等的权利。人类时常失去跨越物种的恻隐,但即使为了人类自身我们也达成保护地球的共识;而面对真实与虚拟,我认为“虚拟人就是不存在的假人”这种说法只是掩耳盗铃,自以为通顺实则拙劣幼稚。

英国诗人布莱克指出“人被技术所分割,技术是人体器官的自我截除。人内在的东西外延之后,造成对人的催眠,人由此变成了其外延物的傀儡。”在此基础上,麦克卢汉的“中枢神经系统”便通过阻塞感知来缓解“截除”造成的压力和迷乱(参考《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序)。我认为正是人类道德伦理体系和现有文明的局限性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矛盾和错位,人类一叶障目、不知“傀儡”,即对科技异化短视。而这种认知局限作用下,人类集体地、无意识地、本能地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新纪元中变得对人性善恶、世间苦痛麻痹,自愿成为赛博格。

回到当下的现实中,“媒介即讯息”,科技对人的截除同样体现了媒介形态大于内容的理论。我们在微信中对某人的拉黑,便是“block”在现实中的对应,但我们习以为常。对关系的处理变得简单粗暴,倒并不归咎于科技本身,根本还是在于人的逃避。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未来是否会成为剧中的样子,我想到的是“佛系”“丧”语言的流行所映射的是人们行为的过分积极和快节奏与内心对对慢生活和逍遥自由的状态的向往。网络、影视作品往往是人们在跋涉时眺望的另一条路,望一望是本能和欲望,但这也足够了,人们还是会在脚下的路上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既然我们在思考和感受这份技术的反作用,那么我们就还在画着阴阳黑白的轮廓,我们就还没有被淹没。

王佳音

SMC2023-2课后任务

1.请下载参考书:《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并阅读如下部分:
中译本第一版序、中译本第二版序、麻省理工学院版序、作者第一版序、作者第二版序;
正文小节:1. 媒介即是讯息 16.印刷品——如何理解它? 18.印刷词——民族主义的建筑师 27.电话… 31.电视——羞怯的巨人

从这些内容,大家能较好地了解麦克卢汉的文风和观点。其他章节,有兴趣的话也可翻阅。

2. 观摩BBC剧集《黑镜》(Black Mirror)中如下各集中的某一集(你要愿意都看也没问题,主流视频网站包括B站等应该可以找到):

  • S01E02(第一季第二集,下同)《15 Million Merits》
  • S02E01 《Be Right Back》
  • 2014圣诞特辑 《White Christmas》
  • S03E01 《Nosedive》
  • S03E04 《San Junipero》
  • S03E06 《Hated in the Nation》

请思考人与技术的关系,什么是“我”,社交媒体给剧中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未来会不会发展到剧中所描述的情况?

3. 计分课后任务:请每位同学就上面的问题,或参考书目的阅读心得(也可以结合二者)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少于500字。请在这个blog注册,并直接以新文章形式发表。截止日期下周一上课前。

4. 关于TED,请访问www.ted.com,请大家多看一些Ted视频,为提高自己的TEDsm水平做准备。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