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edive》观后感

《黑镜》第三季第一集的故事《nosedive》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个高度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社会中,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评级,一举一动都被评级系统所左右。社交媒体是影响人们评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人的社交评分则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甚至故事中低分女司机的丈夫因0.1分之差失去了得到救助的机会不幸身亡,让人在感叹其荒谬的同时感到无尽的悲凉。

在这个评级制度下的影响下,人们不得不不断地迎合他人的喜好和期望,通过虚假的形象来获取高评分。于是在不知不觉间,人类逐渐被信息技术所“统治”。他们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的情感,而是更加关注自己在网络上的形象与声誉。本该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信息技术便成为了一种“枷锁”。此外,这种评分机制还导致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变得扭曲,追求“社会认可”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最高目标。这种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人类内心的自由,使人们无法真正享受自在快乐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会通过社交媒体来确认自己的价值,而忽略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我们经常会听到人们讨论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并将这些表现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这种做法使得我们的社交媒体影响了我们对自我认知的理解,使得我们不再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同时,人们变得伪善、变得阿谀奉承,社交评分系统的存在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于自己形象的塑造和维护,而不是真正的人际关系。人们也不再把自己的内心感受与自我判断作为评判他人的依据,而是仅仅依靠评分便给陌生人下了定论。这反映了信息技术对人们行为和思考方式的深远影响。人们的交流变得表面化、虚伪化,缺乏真正的深度和意义。如今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媒介,通过社交活动的数字化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这种数字化的形式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便利,但也使得人们的交流更加浮于表面。同时社交媒体上的赞、评论和分享,使人们变得更加依赖他人的认可,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剧中的评分体系还形成了新的阶级,这使得社会变得越来越排斥那些评分低的人,他们不再能够获得平等的资源与权利。人们不愿意帮助低分人群究竟只是因为害怕影响自身的评分还是因为内心深处的傲慢与偏见呢?是因为评分规则而不得已放弃善良,还是评分规则给了人们歧视的借口呢?我想即便是前者,也会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沦为后者。

故事虽是虚构,却更像是被放大的现实。无论是为了合群而形成的讨好型人格,对高地位人群的无脑吹捧,立人设,还是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一系列偏见都是故事情节的真实写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是否会像温水中的青蛙一样对故事中的情节习以为常?为了避免其发生,人们需要正确地使用信息技术,确保其服务于人类的需要和价值,而不是成为一种“枷锁”。同时,人们也应该保持对自我和他人真实的认知,摆脱对社会评价的过度关注,真正自由地生活。

韩叙

课后作业 202211110052刘元倩

《15 Million Merits》中最为触动我的是关于真实性的探讨。这集剧集中构筑了一个高度数字化的虚拟世界,一个真实性极端匮乏的世界。这里人们都有一个屏幕端的角色化身,和物理世界的联系被极度削弱,以至于只剩下一个培养皿培育出的苹果。同时,他们终日通过踩自行车赚得虚拟货币,再换取游戏、广告、线上节目等消磨时间,精神世界同样干涸枯竭,乃至回归到最原始、低俗的猎奇与性吸引。
这一世界观下,物质世界被剥夺,精神世界在消失,作为“异端”的主人公Bing与既定秩序对抗的一大目的便是重新找到“真实”。他梦想的真实是很纯粹的,吃到真实的食物而不是工业制成品,拥有能看到真实风景的窗子而不是环绕四壁的虚拟屏幕。所以,偶然听到Abi的歌声时他欣喜异常,表示这是他所听过最真实的东西,愿意付出一千五百万使这样真实的声音被听到。但是,Bing的这份真实也是极度脆弱的。Abi的歌声在评委与大众心中远不及她的身体有魅力,真诚美好宛若天籁的声音很快便由色情产业的肉体狂欢所取代。经此打击,Bing发起了对真实的第二重追寻,他拼力攒到第二个一千五百万,以生命为筹码亲自发出否定与质疑,向评委索取一次真实的反应,一个真正的世界。然而他又一次失败了,如同Abi利用身体一样,他利用自己的演说能力换取了个体生活的优化。片末他站在了窗前,但此时他也无法确认窗外的绿树、飞鸟究竟是真实世界的图景还是一种更高级的屏幕,不过他却不再关心了。到头来他放弃了追寻,自愿沦为了自己曾经痛恶的东西。你看,即便对真实的追寻本质上也是虚伪的。
在剧集中,一千五百万的高价也没能为Bing换来真实。而当下的我们也同样对于事物、情感的真实性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我想,要去探讨真实首先需要认识什么是“我”。并且需要将自己置于数字时代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进行思考。
当今时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云端共享等技术达成的便利,即便我们的所处没有黑镜中的世界荒诞夸张,我们也会时不时感慨于不同人作为网友和三次元朋友的反差,甚至质疑在社交媒体上积极展示美好生活图景的人是否过着双重人生。传统观点认为技术纯粹是服务于人的,其价值优劣取决于它们的使用方式。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对新技术的双刃剑选择“取其精华”,人就能完全把握技术对自身的影响。就好像你在手机中下满学习软件,卸载所有容易上头的社交平台和游戏,就能成为一众青少年addict中洁身自好的一股清流。显然这一观点过于片面,并未涉及问题的源流。好在大师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有着充分详实的学术论述。麦克卢汉极具创建性地提出人们需要将投注于内容的关注适当转移至媒介本身,去充分认识、发掘媒介这一传播形式所能引发的心理和社会后果。他说:“媒介即讯息”,就60年代所感受到的电力技术发展、发达,他认识到“电力技术的内爆迫使人承担义务并参与行动,他完全不顾及个人的任何‘观点’。” 随着宽泛的形象代替了纯粹的观点等等,电子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得反映出人的轮廓的延申。由此,他提出“任何技术都逐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人的环境”。所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注定生活在一个被数字媒介重新定义了的世界。与其自欺欺人逃避变化,不如成为一个善用媒介,拥抱潮流的人。毕竟“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所以它都倾向于为每个人、每件事规定一些受宠的模式。”今天的“我”首先就是在数字媒介时代的语境下,无法脱离信息技术变革和社交媒体裹挟的一个个体。
数字时代的来临突出了真实性的问题。当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可以轻易被线上会议所取代,虚拟世界也显得离人们越来越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会不会逐渐可以替代专属于物理世界、专属于人类的(real and authentic的)存在。剧中Bing在虚拟世界中痛苦得渴望着真实的物质生活、真诚切实的情感表达,他有可能是我们未来的缩影吗?
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我相信人类,相信人与技术的区别在于人有技术所产生不了的东西。我想那就是人的感觉,如麦克卢汉所说,“一切媒介均是其延申,每个人的知觉和经验都由此形成。”麦克卢汉本人就能很好的佐证这一观点,作为一位文学教授,他凭借超凡的感受力、洞察力早在六十年代就预言了30余年后电子媒介所构筑的未来社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人的感觉”发挥关键作用的范本。
同样的,“真实”也是人的感觉之一。人是追寻意义的动物,从柏拉图洞穴譬喻中囚徒挣脱影子世界看到真正的太阳,到或许不远的未来元宇宙语境下人们将建立的虚拟世界,人们始终都在回应自身的存在形式是否真实,乃至质疑现有的真实。虽时代、背景迥异《15 Million Merits》的故事却很像《美丽新世界》、《1984》这样的反乌托邦经典,包括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背后是创作者与观者对现实的重重反思。我想这是极好的,这意味着人的感觉并没有为技术的大浪抹平,这份感受、思考的过程便是我们所能体会到的最大的真实。

《黑镜》观后感 方欣

《黑镜》的创作主题是表现了科技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既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也在另一个方面使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性逐渐高涨,甚至莫种程度上夸张的来讲,人性也和机械一样变的有些冰冷。观摩完《黑镜》的部分剧集后,相信所有人都会再它所创造出的一个又一个奇幻设定所带来的好处与相伴的缺点中产生自己的想法和对于科技的一丝丝担忧,就如同它的题目,“黑镜”像是电子产品的屏幕,同时也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一张张不同的,变换着的脸,映射出一些社会现状。
人与技术是什么关系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地球变为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随时和一个在地球另一半的人交流,它也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减少了一些资源的消耗,承担了部分生产生活要求。这些优点大家都有目共睹,《黑镜》的主旨却不在赞扬这一点,虽然也有如《San Junipero》这样看似温馨美好的永生乐园,或者一些主旨并不明确,引起众人讨论的话题,但是大多数时候,它放大了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人们产生一些担忧。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再对技术加以控制的前提中,技术可以便利人,而人,才最容易因为技术而变的虚伪自私和愈发冷漠。就像《Nosedive》中那个开车的老太太,如果最终回归本心,那么一些东西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理智的看待与合理的使用。这就体现了“我”,我活在这个时代,我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利用身边的便利与优势可以成就我;而我也只是我,如果我想活出我自己,不管技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相信只要人们的头脑清醒,即使未来出现了剧中的情况,最终也不会产生无法弥补的后果。

《15 Million Merits》观后感

陈佳悦 202211110025

人与技术的关系,理应是人利用技术去达到目的或获得便利;但技术也可能会反过来控制人的生活、改变人的习惯。例如黑镜《15 Million Merits》所展现的那样,技术发展得愈发先进使得虚拟世界愈发精彩,导致人们不再需要真实世界的大部分东西,而是整日沉迷与虚拟世界。但技术毕竟是人所发明的创造的,那必然就会受到某些人的绝对掌控,进而成为其剥削他人的工具,正如强制看广告一样。在技术制造的世界中,人不再有自由,而当这成为了日常时便会使人窒息。所以人可以利用技术但不能依赖技术沉迷技术,技术也应是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成为控制人生活的工具。

什么是“我”?从两方面看,“我”是外在与内在的结合。内在的基因构筑了我,形成了我的本性、我的“初状态”;外在的环境影响了我,使我成长也使我改变。“我”是基因控制的物质与环境经历影响的精神结合而成的,独一无二的“我”。

社交媒体给剧中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其优势的一面但更多是弊大于利。原因在于其占比过于大了,简直充斥了生活的每一部分。诚然它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是消磨时间的利器,但社交媒体重在输入,过度接受会导致人缺乏自主思考与判断。人都有惰性,倘若可以沉迷于社交媒体庞大的信息量谁又愿意自发地思考?而一个社会如果全部被社交媒体占据,那便会变得盲目愚蠢,被舆论洗脑、随潮流而行,随波逐流踏上别人早已设计好的路。此时社会的权力就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了,而被压迫者还沉迷其中麻木不知,因为思考的能力是他们自己放弃的。

所以未来不可能发展到剧中所描述的情况,或者说我不希望未来发展到那种情况。但实际上剧中以夸张的手法所展现的一幕幕,在现在的生活中已能窥知一二。例如当下人刷短视频如精神鸦片般不止不休,在大数据的控制下只能看到自己认同的或是别人想要输出的观点。可是思考永远是源自接受到的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看法,倘若仅仅是盲目地接受“推荐”那终将会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况且社交媒体的信息终究是人为控制的,人所看到的只有“正确的”“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这也不利于人们的辩证思考,反而会使人沉迷虚假繁荣从而看不清现实。总之,不论何时我们终究活在现实,所以即使现实再残酷再辛苦我们也应面对它、改善它,理智思考,做出正确的抉择。

《黑镜》观后感

技术因人而生也为人所用,技术是人的延伸,技术的提高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与人在文化层面存在着互构性,一方面技术为人所有,另一方面技术反噬主体,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通过它观看虚拟世界的窗口”,广泛应用于城市的模拟规划,修复文物等等方面.但其同时人们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其中,会出现心理失衡和精神焦虑等问题,逐渐与现实世界脱轨.

技术飞速发展,社交媒体是很好的说明.社交媒体是广大群众用来分享自己观点、见解的互联网平台,现如今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电子讯息瞬息万里,全球生活同步化,时空差别、地域差异不复存在,曾经广阔的地球进化成弹丸之地.

迷你电视剧《黑镜》通过构建基于现代科技背景之下的故事,表达当代的科技对人性的利用和破坏.其中《黑镜·be right back》讲述了Martha面对ash的死去悲伤地不能自己,后又沉溺与机器人ash的畸形的依恋与爱慕之中,最终面对事实.

第一点社交媒体对于剧中人的影响表现在男主ash沉溺于社交媒体,乐于在虚拟平台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淡忘现实中妻子.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也造成了媒介环境日益危险、从而导致了个人隐私的严重泄漏.营销商利用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数据信息以及用户私人账号和视频再生出一具人偶,利用人们失去亲人的情感以心灵慰藉和陪伴为卖点.

第二点表现在我们或许总是用是非善恶等贬褒去定义人性,但其中微不足道的日常才能显现出真实人性,尽管剧中机器人的皮肤纹理、外貌可以做到与ash生前分毫不差,但本质上机器只是为取悦客户,无法反身思考,单纯的模仿网络上ash为自己营造的“人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类,最终Martha也重新面对现实.

我认为未来是会发生剧中所描述的情况的,是由未来社会老龄化、网络社会化等大势所趋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上会大大减少性侵案件。另一方面,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单身独居的老人和残疾人,机器人伴侣将为他们提供帮助并陪伴他们快乐地度过时光.

宋丽婉202211110109

课后作业: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有感


早在五十多年前,麦克卢汉就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介即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判断出未来人在新技术形态下感知的延伸,以及在媒介的整合作用中思想体验大众同一的趋向。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感官确实在信息技术的高速活动下实现了集体意识和社会生活一体的进一步构建。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对我们生活经验的获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强烈能动反作用,塑造牵引着每一个网络时代下的人的动态心理。


“如果某个情景中的某项方面大幅度提升,原有未被提升的情景就会被取代,新的“器官”必然会使什么靠边站。”以“春晚情景”为例,今年的春晚播出后反响平平,有人笑侃“春晚的节目还不如微博网友的评论有意思”。电视原本作为冷性媒介具有使人深度参与的特性,春晚则是大众认同感最高的重大传统庆典,实际收视效果却与观众预期愈发割离。仅从媒介性质解析,大部分受视者选择用电视观看节目,春晚基本全场采用高刺激的热烈元素,整体视听风格相合却也显得些许单一,电视窄小屏幕导致的视觉紧缩形式下节目内容模糊趋同。长达五个小时高强度的表演力度和价值输出与电视原本的表现功能不甚协调,观众参与度下降后容易感官疲劳。与之相对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基于个体情感表达和注意力机制,更易于大众进行自我价值呈现,快速的信息交换引导人的感知参与和情绪回馈。诚如麦克卢汉所说:“大众媒介所显示的,并不是受众的规模,而是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大数据流联结价值观同一的人群,整个网络复合体中每个人的知觉与体验不可避免地被互相影响形塑,达成一定程度的团结,成为社会重新部落化趋势下的又一段缩影。另一方面群体被动卷入这场媒介引起的内爆,难免不在信息狂欢的裹挟中屈从权威统治亦或茫茫然自戕。可见这场变革并非完全是利文森所预见的民主人性化的进化趋势,“地球村”的构想是利弊两面性的发展可能而并非是技术乐观主义的产物。


能指大于所指、形象大于内容的时代下大众热望媒介带来更加快速有冲击力的感官体验和深度的移情作用,快娱乐大势中电视与网络平台的各异生态最终指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新的主导媒介的属性势必会深刻把脉时代动向。

202211110113邓婧宜

Smc2023-2课后任务 郝栩燚

技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例如仿生机器人,人类通过撰写程序等手段赋予它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应答机制,去模仿人类。但是人类是能被真正模仿的吗?《Be Right Back
》中,里面的仿生机器人作为男主Ash的替代品,他只有通过男主的社交媒体账号来学习Ash的行为和对于事物的情感,或者准确来说,是反应。机器人只知道完成相对应的指令,它的逻辑程序是通过一个画面、语言或是动作触发后,他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开始只是模仿文字,在大量导入语音以及视频信息后,模仿声音、语气、语调,在获取大量的照片后,可以根据数据捏造出一个完整的身体,将这些所有组合之后,便能出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女主Martha在失去丈夫后陷入悲痛,因此这个仿生机器人的出现,让她好像真的看到了自己深爱的那个人重生,虽然会时不时露出一点破绽,但她所获取的陪伴的幸福,让她从最开始的怀疑到接受再到开始依赖于仿生机器人。Martha和Ash二号聊天,让他听到宝宝的心跳,分享风景。但是机器人是不可能真正代替一个人的,他没有真正的思想,只有遵从命令。他不会像真正的Ash一样去反驳Martha,而是无条件听从Martha的命令。
Martha明白,他只是一堆代码,哪怕再相似也不会是真正的他。因此Martha最后的选择是将机器人放在阁楼上,她带着回忆继续生活下去。
看完剧集后我在想,Ash的仿生机器人会不会是因为无法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而无法做到真正模拟呢?如果让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那么是不是可以完全的学习到这个人的一切,然后取代他生活呢?
 
社交媒体对于剧中的世界有着很多影响,Martha的工作很自由,居家办公,一切与工作同伴的联系都是依托于社交媒体。男主Ash是一个很乐于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他在社交媒体中分享了很多生活的琐事。他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虽然那包含着一段关于母亲的痛苦回忆,但是因为“也许有人会觉得它好玩”而将照片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相比于自己的感受,他似乎更在意社交媒体上他人的感受,哪怕这些人跟他毫无关联。
佛学上讲到:“你想控制任何东西,其实都控制了你。”我们看似在使用科技,但我们正在被它控制。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被强大,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科技的痕迹,可悲的是人们的生活在因科技而提升的同时,也被科技封印了。很多人都足不出户,将自己锁在那一个小小的屏幕前。社交媒体的吸引力甚至大过和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玩乐。
未来的科技发展,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便捷、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未来也许真的会出现如此逼真的仿生机器人,和《流浪地球》中提及的数字生命类似,让一个人在去世后变成一个“电子宠物”。这不会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因为我们都明白,那只是一堆代码。是已经离世的人的可悲,却可能带给思念他的人一些慰藉。

米再曦社会媒体传播学第一节课后思考:关于黑镜

第一季第二集

本集中的人类社会被置于了一个极具封闭性的空间,最普通的人只能靠着跑步机通过纯粹的个体力量去获得生存价值,而该文明中最大的社交媒体就是“舞台”,人们化身虚拟人物在观众席上肆无忌惮的发表想法。这一切都是通过极为发达的虚拟网络完全公开的,供人评头论足的,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语负责。故事中女主率先牺牲,失掉了自己的纯真和歌喉,男主在悲愤的说出这个社会的真理后仍然败给了现实欲望。其中的几个配角同样展现了社交媒体在该社会中的制霸地位,在言语自由中人们长期处于一无所有的境况逐渐丧失生活的大部分意义,而转向生存的追求,正如男主所说,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是能被真正拥有的。在此情况下,人类引以为傲的道德秩序公平正义已然消散。

第二季第一集

本集中的社交媒体很贴近现实——互联网。男主意外身死之后人工智能通过网络浏览男主生前记录模拟出一个拥有男主的口吻和外貌的人。那么问题是:这个人还是女主的爱人吗?人类科技可以赢过死亡吗?那么显然最终女主的答案是:不是。从一开始的惊喜到各种细节的陌生,女主最终对这个人工智能产生了恐惧并束之高楼。也许网络媒体可以抚慰悲痛,但是死亡是客观存在的,放手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三季第一集

本集的社交媒体是手机评分软件,类似于朋友圈。这个评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并且很大上决定了他人的第一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交流了解的过程而仅凭分数去评判别人。因此它几乎已经取代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地位,成为所有阶级一致的追求。女主在追求评分的过程适得其反内里逐渐溃败,最后在监狱中撕下了虚假的装扮展现了真实的自己。可见,社交媒体制霸对人性的压抑,当来自他人的随意评判被合法化甚至成为准绳和武器时社会看似美好平和内里却早已压抑了太多不满。

第四集

本集与第二季第一集探讨的问题类似,关于科技与死亡。虚拟世界的创建使得数字生命得以存在,人对于肉身消散之后的事拥有了两种选择,而这个虚拟世界也成为了生者与亡者共存的社交媒体。这个媒体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重新活在自己美好的记忆中,永葆青春不再分离。毫无留恋或是于心有愧的人可以选择死亡,而有所不舍的人可以选择进入虚拟世界成为数字生命。也许到了最后人类社会会完全数字化,那么此时人类还存在吗?

第六集

本集讲的是为了稳定环境创造出的机器蜜蜂在认为指导下的屠杀事件。以此为媒介打击网络的言论自由,让人们意识到人言可畏。同样揭示了社交媒体上言语肆虐带来的影响,以及科技发展同时带来的便利与控制,以及技术所存在的失控。

总之,技术的高度发展会扩大人类社会现有的矛盾,容易引发一些社会危机。如果将科技引导下社会媒体置于很高的位置,极易导致人类社会运作的恶性循环,破坏人类固有的道德底线威胁“本我”的存在,因此社会媒体和技术发展的管控十分重要。我认为第二季第一集和第三季的四、六集有可能发生在未来,其余我觉得是将社会矛盾极端放大所得出来的产物具有启示和警告的意义

SMC2023-2 课后任务

黄铮烨

新发明出来的技术促使了新工具的诞生,而工具可以说是人身体器官的延伸,就像望远镜延伸了视野、电话扩展了可接收声音的范围,这些都可以说是技术在造福人类。而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工具也层出不穷,线上支付解决了现金携带不便且易丢失的问题,AI智能生成协助设计与产出,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得出最优解,智能算法根据用户喜好推送内容,包括时兴的ChatGPT可以用来修改简历等。在这一层面上,技术的确为人提供诸多便利,能够帮助人省去麻烦的步骤,去除繁琐的工作,事半功倍地得到较优的结果。

但正因如此,人在依赖某些技术的情况下,会丢失自身原本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在延展人的同时,也截断了向人的大脑输送血液的通道,使其萎缩。就如ChatGPT,它的确能够旁征博引地论述某些问题,但不乏有数据错误或数据造假的情况。它从庞大且真假难辨的信息流中摘取部分作为回答,如果被人采用,这些缺乏精确性的、经删减缝补的、丢失部分信息元素的文本又会重新进入信息流,使信息成为一张张“模糊的jpg”。人会在依赖中失去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又因无法自主进行深入思考,转而投向所依赖的技术,形成恶性循环。

而“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自主的人,是一个从身体到思想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我”应当会使用技术,但不会沦为技术的附庸。

在《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人们用当时的技术创造出了一个个黑色屏幕构成的小房间,人的活动空间极其狭小,并且需要骑车获得里程以维持生计。屏幕隔离出来的世界几乎没有什么是真实的。Hot Show台下的观众只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屏幕呐喊起哄,人在每日骑行时也都是对着屏幕自娱自乐,在狭小的阴暗的密闭空间里,在这样一个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支付里程的社交媒体中,人显现出神经质的一面,又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趋同,人的个性被磨灭了。在日复一日投放的广告中,传递着屏幕之外“乌托邦”的信息,人逐渐被驯化了,对当下生活的麻木,或是放任自流,抑或是被激发出对顶层权力的向往。整个社会不再多元化,而是变得像机械一样,没有人气,有的只是倒伏与顺从。技术使人不再是人了。

在未来,如果人自身没有丧失思考能力,还存在坚定的自我意识,并且有相关技术使用规范,应用该技术的开发者能够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那么就不会走到技术裹挟着人的这一步。

Smc2023-2 课后任务 李雨萌202011998062

我们曾无数次惊叹于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今天,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发展一遍遍刷新着我们的认知,人类科技发展速度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瞬息万变”将不再是一个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也许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个世界又会诞生一些新的科技变革。我们畅想科技能解放人类,最终实现人们自由的发展,不可否认,历史上的几次科技革命也带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嬗变。

然而,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从来都不是只有好的一面。在《黑镜》的《一千五百美元的价值》一集中,故事的开头就塑造了一个科技感满满的世界——呈现虚拟风景的房间墙壁、挥挥手就能控制设备、无处不在的呈现着丰富内容的屏幕、甚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数字化身。然而,我却丝毫感受不到其中人们的生活是幸福的。那些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屏幕随时会弹出烦人的广告,食物不过是诞生于培养皿中的产物,一切服务要消费的货币只能靠日复一日的骑行积攒里程来获取,而那些用于消遣的游戏与节目成为了人们在枯燥劳动中打发时间的消费点……

绝大多数人既不自由,也不快乐,唯一能摆脱这种单调生活的方式就是参加选秀,得到评委们的赏识并出人头地。而一旦站上那个舞台,人便由不得自己——代表着权力的评委们的压力、群众的舆论、利益的驱使、市场对个体价值的定位,裹挟着人作出选择。那张让人付出了昂贵代价的门票并没有为人开启美好新生活的大门,而是让人成为了又一个工具,成为了被消费被娱乐的又一个商品。在这个社会中,资本通过技术异化了人们的生活甚至统治、奴役了人们,还让人们内部分化并产生矛盾。当故事的主角尝试发出反对的声音时,却只能悲哀地发现自己无法掌握话语权,自己的行为只是被轻描淡写地称为真实的表演,然后被纳入这一体系中成为“新星”们中的一员,自己曾经的反抗如今只剩下作秀。

这部剧集诞生于近十二年前,它所影射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隐约地显露身影。我们的生活确实已经离不开屏幕,手机、电脑、pad如影随形;打开app,大数据根据浏览喜好推荐给人们个性化的内容服务,目的却是让人消费更多;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与金钱,生活中真实的那一部分占比越来越小;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最后总会走向被解构、被娱乐化;流量至上的时代让人们热衷于造神,资本将人包装成商品,而一些卷入热点事件中的人们也乐于利用自身热度为自己带来利益,有的人甚至总结出来“黑红”“翻红”的模版与流程……

当然,现实没有像剧中的故事那样夸张和极端,但它正是用讽刺手法让我们去反思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由人创造,我们期望技术服务于人,现实看来却是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受限于自己所发明的技术,但希望至少不要走到人被技术彻底掌控的那一天。在面对技术的冲击下,我们不应只沉浸于它带来的便捷与利益,工具理性之外的情感是我们作为人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要永远保有人性与关怀。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在社交平台等虚拟空间营造自己的“人设”、表达自我,都基于我们在现实客观世界中的生活与体验,技术是人生产生活的载体,而我们才是自我的主人。就像剧中女主人公纯真的歌声一样,希望当下以及未来人们的生活中,能有更多一些这样真实而美好的存在。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