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再曦 202211110058
作者: 202211110058
社会化媒体当中的公私边界
米再曦
关于对社会化媒体当中的公私边界的讨论,我将借助几个实际事例来表达我的观点。
在我的理解中,社会化媒体中的公共领域其实就类似于泰勒所说的“想象的舆论共同体”,通过社会化媒体,哈贝马斯所认为公共领域必需的“面对面形式”逐渐变成了一种电子广场的效果,人们在网络虚拟空间中不断壮大着舆论。而相对的私人领域也从“劳动”、“工作”中部分解放出来,延伸成了一种基于两者衍生出现的私人联系。
那么回到实例,李文亮吹哨人事件中,一开始他将确诊7名SARS的结果发在了武汉大学临床04级班级群中以提醒自己的同学注意身体健康并且叮嘱不要外传,三天后他收到了公安局的训诫书——传播不经核实的言论。此处李文亮医生的视角上无疑是处于一个私人领域,并且他本人意识到了处于网络上的公私边界,因此不难推断是有人将消息传播给了公共领域的社会媒体,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舆论爆发。可见,公私是有边界的且这个边界时非常易突破的。
这时回首过去岁月中其他的几件事例:下坠始于ao3网站爆于微博粉丝网站,并迅速席卷了大量小众圈子波及到大量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华西猝死事件同样始于实习生私人微信群,通过大量传播,在微博上广为人知引发了公共领域对公共医疗机关即华西医院的声讨;高彦事件始于朋友之间的微信记录,死亡成为既定事实后再一次于微博掀起轩然大波。
诸如此类的事件其实数不胜数,不难发现它们的轨迹基本上是从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传播,后由公共领域向公共机关发起声讨,其中自然包含着形式上的自由与独立,可行性中应证着体系上的开放与多元,不断地讨论和理性批判中带有方式上的交往与协商。而最明确的一点就是谋求公利而非私利:公众希望华西、山艺可以还受害者一个公道,希望社会可以给吹哨人道歉,肖战的粉丝要为网站的封锁和极不理智的行为付出代价,大多公众无利可图,只是出于感情上的愤怒和同理心而发声。
因此事件的发展轨迹有体现公共领域的功能或特点。
最后,公私边界脆弱易于打破,然而人人都有自己的栖身之所并且不容外人侵犯。我认为法律是做人的最低底线,然而在这方面上人需要有较高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同理心,不要把别人的警告不当回事,在点击发送前多想想后果,不要被大众舆论席卷,尊重别人的私人领域。
米再曦社会媒体传播学第一节课后思考:关于黑镜
第一季第二集
本集中的人类社会被置于了一个极具封闭性的空间,最普通的人只能靠着跑步机通过纯粹的个体力量去获得生存价值,而该文明中最大的社交媒体就是“舞台”,人们化身虚拟人物在观众席上肆无忌惮的发表想法。这一切都是通过极为发达的虚拟网络完全公开的,供人评头论足的,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语负责。故事中女主率先牺牲,失掉了自己的纯真和歌喉,男主在悲愤的说出这个社会的真理后仍然败给了现实欲望。其中的几个配角同样展现了社交媒体在该社会中的制霸地位,在言语自由中人们长期处于一无所有的境况逐渐丧失生活的大部分意义,而转向生存的追求,正如男主所说,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是能被真正拥有的。在此情况下,人类引以为傲的道德秩序公平正义已然消散。
第二季第一集
本集中的社交媒体很贴近现实——互联网。男主意外身死之后人工智能通过网络浏览男主生前记录模拟出一个拥有男主的口吻和外貌的人。那么问题是:这个人还是女主的爱人吗?人类科技可以赢过死亡吗?那么显然最终女主的答案是:不是。从一开始的惊喜到各种细节的陌生,女主最终对这个人工智能产生了恐惧并束之高楼。也许网络媒体可以抚慰悲痛,但是死亡是客观存在的,放手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三季第一集
本集的社交媒体是手机评分软件,类似于朋友圈。这个评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并且很大上决定了他人的第一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交流了解的过程而仅凭分数去评判别人。因此它几乎已经取代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地位,成为所有阶级一致的追求。女主在追求评分的过程适得其反内里逐渐溃败,最后在监狱中撕下了虚假的装扮展现了真实的自己。可见,社交媒体制霸对人性的压抑,当来自他人的随意评判被合法化甚至成为准绳和武器时社会看似美好平和内里却早已压抑了太多不满。
第四集
本集与第二季第一集探讨的问题类似,关于科技与死亡。虚拟世界的创建使得数字生命得以存在,人对于肉身消散之后的事拥有了两种选择,而这个虚拟世界也成为了生者与亡者共存的社交媒体。这个媒体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重新活在自己美好的记忆中,永葆青春不再分离。毫无留恋或是于心有愧的人可以选择死亡,而有所不舍的人可以选择进入虚拟世界成为数字生命。也许到了最后人类社会会完全数字化,那么此时人类还存在吗?
第六集
本集讲的是为了稳定环境创造出的机器蜜蜂在认为指导下的屠杀事件。以此为媒介打击网络的言论自由,让人们意识到人言可畏。同样揭示了社交媒体上言语肆虐带来的影响,以及科技发展同时带来的便利与控制,以及技术所存在的失控。
总之,技术的高度发展会扩大人类社会现有的矛盾,容易引发一些社会危机。如果将科技引导下社会媒体置于很高的位置,极易导致人类社会运作的恶性循环,破坏人类固有的道德底线,威胁“本我”的存在,因此社会媒体和技术发展的管控十分重要。我认为第二季第一集和第三季的四、六集有可能发生在未来,其余我觉得是将社会矛盾极端放大所得出来的产物,具有启示和警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