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观后感

技术因人而生也为人所用,技术是人的延伸,技术的提高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技术与人在文化层面存在着互构性,一方面技术为人所有,另一方面技术反噬主体,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把显示屏当作“一个通过它观看虚拟世界的窗口”,广泛应用于城市的模拟规划,修复文物等等方面.但其同时人们长期沉溺于虚拟世界其中,会出现心理失衡和精神焦虑等问题,逐渐与现实世界脱轨.

技术飞速发展,社交媒体是很好的说明.社交媒体是广大群众用来分享自己观点、见解的互联网平台,现如今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电子讯息瞬息万里,全球生活同步化,时空差别、地域差异不复存在,曾经广阔的地球进化成弹丸之地.

迷你电视剧《黑镜》通过构建基于现代科技背景之下的故事,表达当代的科技对人性的利用和破坏.其中《黑镜·be right back》讲述了Martha面对ash的死去悲伤地不能自己,后又沉溺与机器人ash的畸形的依恋与爱慕之中,最终面对事实.

第一点社交媒体对于剧中人的影响表现在男主ash沉溺于社交媒体,乐于在虚拟平台中分享自己的生活,淡忘现实中妻子.高科技的日益发展也造成了媒介环境日益危险、从而导致了个人隐私的严重泄漏.营销商利用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大量数据信息以及用户私人账号和视频再生出一具人偶,利用人们失去亲人的情感以心灵慰藉和陪伴为卖点.

第二点表现在我们或许总是用是非善恶等贬褒去定义人性,但其中微不足道的日常才能显现出真实人性,尽管剧中机器人的皮肤纹理、外貌可以做到与ash生前分毫不差,但本质上机器只是为取悦客户,无法反身思考,单纯的模仿网络上ash为自己营造的“人设”,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类,最终Martha也重新面对现实.

我认为未来是会发生剧中所描述的情况的,是由未来社会老龄化、网络社会化等大势所趋所决定的.一方面,社会上会大大减少性侵案件。另一方面,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单身独居的老人和残疾人,机器人伴侣将为他们提供帮助并陪伴他们快乐地度过时光.

宋丽婉202211110109

课后作业:读《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有感


早在五十多年前,麦克卢汉就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介即是人的延伸”这一观点,判断出未来人在新技术形态下感知的延伸,以及在媒介的整合作用中思想体验大众同一的趋向。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感官确实在信息技术的高速活动下实现了集体意识和社会生活一体的进一步构建。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对我们生活经验的获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强烈能动反作用,塑造牵引着每一个网络时代下的人的动态心理。


“如果某个情景中的某项方面大幅度提升,原有未被提升的情景就会被取代,新的“器官”必然会使什么靠边站。”以“春晚情景”为例,今年的春晚播出后反响平平,有人笑侃“春晚的节目还不如微博网友的评论有意思”。电视原本作为冷性媒介具有使人深度参与的特性,春晚则是大众认同感最高的重大传统庆典,实际收视效果却与观众预期愈发割离。仅从媒介性质解析,大部分受视者选择用电视观看节目,春晚基本全场采用高刺激的热烈元素,整体视听风格相合却也显得些许单一,电视窄小屏幕导致的视觉紧缩形式下节目内容模糊趋同。长达五个小时高强度的表演力度和价值输出与电视原本的表现功能不甚协调,观众参与度下降后容易感官疲劳。与之相对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基于个体情感表达和注意力机制,更易于大众进行自我价值呈现,快速的信息交换引导人的感知参与和情绪回馈。诚如麦克卢汉所说:“大众媒介所显示的,并不是受众的规模,而是人人同时参与的事实。”大数据流联结价值观同一的人群,整个网络复合体中每个人的知觉与体验不可避免地被互相影响形塑,达成一定程度的团结,成为社会重新部落化趋势下的又一段缩影。另一方面群体被动卷入这场媒介引起的内爆,难免不在信息狂欢的裹挟中屈从权威统治亦或茫茫然自戕。可见这场变革并非完全是利文森所预见的民主人性化的进化趋势,“地球村”的构想是利弊两面性的发展可能而并非是技术乐观主义的产物。


能指大于所指、形象大于内容的时代下大众热望媒介带来更加快速有冲击力的感官体验和深度的移情作用,快娱乐大势中电视与网络平台的各异生态最终指向社会的历史性变迁,新的主导媒介的属性势必会深刻把脉时代动向。

202211110113邓婧宜

Smc2023-2课后任务 郝栩燚

技术是由人类所创造的,例如仿生机器人,人类通过撰写程序等手段赋予它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应答机制,去模仿人类。但是人类是能被真正模仿的吗?《Be Right Back
》中,里面的仿生机器人作为男主Ash的替代品,他只有通过男主的社交媒体账号来学习Ash的行为和对于事物的情感,或者准确来说,是反应。机器人只知道完成相对应的指令,它的逻辑程序是通过一个画面、语言或是动作触发后,他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开始只是模仿文字,在大量导入语音以及视频信息后,模仿声音、语气、语调,在获取大量的照片后,可以根据数据捏造出一个完整的身体,将这些所有组合之后,便能出现一个“活生生”的人。女主Martha在失去丈夫后陷入悲痛,因此这个仿生机器人的出现,让她好像真的看到了自己深爱的那个人重生,虽然会时不时露出一点破绽,但她所获取的陪伴的幸福,让她从最开始的怀疑到接受再到开始依赖于仿生机器人。Martha和Ash二号聊天,让他听到宝宝的心跳,分享风景。但是机器人是不可能真正代替一个人的,他没有真正的思想,只有遵从命令。他不会像真正的Ash一样去反驳Martha,而是无条件听从Martha的命令。
Martha明白,他只是一堆代码,哪怕再相似也不会是真正的他。因此Martha最后的选择是将机器人放在阁楼上,她带着回忆继续生活下去。
看完剧集后我在想,Ash的仿生机器人会不会是因为无法获得更多的数据信息而无法做到真正模拟呢?如果让一个机器人每天都和一个人生活在一起,那么是不是可以完全的学习到这个人的一切,然后取代他生活呢?
 
社交媒体对于剧中的世界有着很多影响,Martha的工作很自由,居家办公,一切与工作同伴的联系都是依托于社交媒体。男主Ash是一个很乐于使用社交媒体的人,他在社交媒体中分享了很多生活的琐事。他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虽然那包含着一段关于母亲的痛苦回忆,但是因为“也许有人会觉得它好玩”而将照片发布到社交媒体上。相比于自己的感受,他似乎更在意社交媒体上他人的感受,哪怕这些人跟他毫无关联。
佛学上讲到:“你想控制任何东西,其实都控制了你。”我们看似在使用科技,但我们正在被它控制。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被强大,人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科技的痕迹,可悲的是人们的生活在因科技而提升的同时,也被科技封印了。很多人都足不出户,将自己锁在那一个小小的屏幕前。社交媒体的吸引力甚至大过和朋友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玩乐。
未来的科技发展,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便捷、更自由的生活方式。未来也许真的会出现如此逼真的仿生机器人,和《流浪地球》中提及的数字生命类似,让一个人在去世后变成一个“电子宠物”。这不会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因为我们都明白,那只是一堆代码。是已经离世的人的可悲,却可能带给思念他的人一些慰藉。

米再曦社会媒体传播学第一节课后思考:关于黑镜

第一季第二集

本集中的人类社会被置于了一个极具封闭性的空间,最普通的人只能靠着跑步机通过纯粹的个体力量去获得生存价值,而该文明中最大的社交媒体就是“舞台”,人们化身虚拟人物在观众席上肆无忌惮的发表想法。这一切都是通过极为发达的虚拟网络完全公开的,供人评头论足的,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言语负责。故事中女主率先牺牲,失掉了自己的纯真和歌喉,男主在悲愤的说出这个社会的真理后仍然败给了现实欲望。其中的几个配角同样展现了社交媒体在该社会中的制霸地位,在言语自由中人们长期处于一无所有的境况逐渐丧失生活的大部分意义,而转向生存的追求,正如男主所说,没有什么美好的东西是能被真正拥有的。在此情况下,人类引以为傲的道德秩序公平正义已然消散。

第二季第一集

本集中的社交媒体很贴近现实——互联网。男主意外身死之后人工智能通过网络浏览男主生前记录模拟出一个拥有男主的口吻和外貌的人。那么问题是:这个人还是女主的爱人吗?人类科技可以赢过死亡吗?那么显然最终女主的答案是:不是。从一开始的惊喜到各种细节的陌生,女主最终对这个人工智能产生了恐惧并束之高楼。也许网络媒体可以抚慰悲痛,但是死亡是客观存在的,放手才是真正的解脱。

第三季第一集

本集的社交媒体是手机评分软件,类似于朋友圈。这个评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并且很大上决定了他人的第一印象,导致人与人之间缺失了交流了解的过程而仅凭分数去评判别人。因此它几乎已经取代了金钱在社会中的地位,成为所有阶级一致的追求。女主在追求评分的过程适得其反内里逐渐溃败,最后在监狱中撕下了虚假的装扮展现了真实的自己。可见,社交媒体制霸对人性的压抑,当来自他人的随意评判被合法化甚至成为准绳和武器时社会看似美好平和内里却早已压抑了太多不满。

第四集

本集与第二季第一集探讨的问题类似,关于科技与死亡。虚拟世界的创建使得数字生命得以存在,人对于肉身消散之后的事拥有了两种选择,而这个虚拟世界也成为了生者与亡者共存的社交媒体。这个媒体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重新活在自己美好的记忆中,永葆青春不再分离。毫无留恋或是于心有愧的人可以选择死亡,而有所不舍的人可以选择进入虚拟世界成为数字生命。也许到了最后人类社会会完全数字化,那么此时人类还存在吗?

第六集

本集讲的是为了稳定环境创造出的机器蜜蜂在认为指导下的屠杀事件。以此为媒介打击网络的言论自由,让人们意识到人言可畏。同样揭示了社交媒体上言语肆虐带来的影响,以及科技发展同时带来的便利与控制,以及技术所存在的失控。

总之,技术的高度发展会扩大人类社会现有的矛盾,容易引发一些社会危机。如果将科技引导下社会媒体置于很高的位置,极易导致人类社会运作的恶性循环,破坏人类固有的道德底线威胁“本我”的存在,因此社会媒体和技术发展的管控十分重要。我认为第二季第一集和第三季的四、六集有可能发生在未来,其余我觉得是将社会矛盾极端放大所得出来的产物具有启示和警告的意义

SMC2023-2 课后任务

黄铮烨

新发明出来的技术促使了新工具的诞生,而工具可以说是人身体器官的延伸,就像望远镜延伸了视野、电话扩展了可接收声音的范围,这些都可以说是技术在造福人类。而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工具也层出不穷,线上支付解决了现金携带不便且易丢失的问题,AI智能生成协助设计与产出,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得出最优解,智能算法根据用户喜好推送内容,包括时兴的ChatGPT可以用来修改简历等。在这一层面上,技术的确为人提供诸多便利,能够帮助人省去麻烦的步骤,去除繁琐的工作,事半功倍地得到较优的结果。

但正因如此,人在依赖某些技术的情况下,会丢失自身原本具备的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在延展人的同时,也截断了向人的大脑输送血液的通道,使其萎缩。就如ChatGPT,它的确能够旁征博引地论述某些问题,但不乏有数据错误或数据造假的情况。它从庞大且真假难辨的信息流中摘取部分作为回答,如果被人采用,这些缺乏精确性的、经删减缝补的、丢失部分信息元素的文本又会重新进入信息流,使信息成为一张张“模糊的jpg”。人会在依赖中失去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又因无法自主进行深入思考,转而投向所依赖的技术,形成恶性循环。

而“我”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人,自主的人,是一个从身体到思想都完全由自己掌控的人。“我”应当会使用技术,但不会沦为技术的附庸。

在《黑镜》第一季第二集中,人们用当时的技术创造出了一个个黑色屏幕构成的小房间,人的活动空间极其狭小,并且需要骑车获得里程以维持生计。屏幕隔离出来的世界几乎没有什么是真实的。Hot Show台下的观众只会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屏幕呐喊起哄,人在每日骑行时也都是对着屏幕自娱自乐,在狭小的阴暗的密闭空间里,在这样一个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支付里程的社交媒体中,人显现出神经质的一面,又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趋同,人的个性被磨灭了。在日复一日投放的广告中,传递着屏幕之外“乌托邦”的信息,人逐渐被驯化了,对当下生活的麻木,或是放任自流,抑或是被激发出对顶层权力的向往。整个社会不再多元化,而是变得像机械一样,没有人气,有的只是倒伏与顺从。技术使人不再是人了。

在未来,如果人自身没有丧失思考能力,还存在坚定的自我意识,并且有相关技术使用规范,应用该技术的开发者能够从人的情感需求出发,那么就不会走到技术裹挟着人的这一步。

Smc2023-2 课后任务 李雨萌202011998062

我们曾无数次惊叹于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在今天,人工智能的诞生与发展一遍遍刷新着我们的认知,人类科技发展速度迈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时代,“瞬息万变”将不再是一个含有夸张意味的词语,也许就在一呼一吸之间,这个世界又会诞生一些新的科技变革。我们畅想科技能解放人类,最终实现人们自由的发展,不可否认,历史上的几次科技革命也带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嬗变。

然而,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从来都不是只有好的一面。在《黑镜》的《一千五百美元的价值》一集中,故事的开头就塑造了一个科技感满满的世界——呈现虚拟风景的房间墙壁、挥挥手就能控制设备、无处不在的呈现着丰富内容的屏幕、甚至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数字化身。然而,我却丝毫感受不到其中人们的生活是幸福的。那些伴随着人们生活的屏幕随时会弹出烦人的广告,食物不过是诞生于培养皿中的产物,一切服务要消费的货币只能靠日复一日的骑行积攒里程来获取,而那些用于消遣的游戏与节目成为了人们在枯燥劳动中打发时间的消费点……

绝大多数人既不自由,也不快乐,唯一能摆脱这种单调生活的方式就是参加选秀,得到评委们的赏识并出人头地。而一旦站上那个舞台,人便由不得自己——代表着权力的评委们的压力、群众的舆论、利益的驱使、市场对个体价值的定位,裹挟着人作出选择。那张让人付出了昂贵代价的门票并没有为人开启美好新生活的大门,而是让人成为了又一个工具,成为了被消费被娱乐的又一个商品。在这个社会中,资本通过技术异化了人们的生活甚至统治、奴役了人们,还让人们内部分化并产生矛盾。当故事的主角尝试发出反对的声音时,却只能悲哀地发现自己无法掌握话语权,自己的行为只是被轻描淡写地称为真实的表演,然后被纳入这一体系中成为“新星”们中的一员,自己曾经的反抗如今只剩下作秀。

这部剧集诞生于近十二年前,它所影射的问题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隐约地显露身影。我们的生活确实已经离不开屏幕,手机、电脑、pad如影随形;打开app,大数据根据浏览喜好推荐给人们个性化的内容服务,目的却是让人消费更多;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花费了许多时间、精力与金钱,生活中真实的那一部分占比越来越小;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最后总会走向被解构、被娱乐化;流量至上的时代让人们热衷于造神,资本将人包装成商品,而一些卷入热点事件中的人们也乐于利用自身热度为自己带来利益,有的人甚至总结出来“黑红”“翻红”的模版与流程……

当然,现实没有像剧中的故事那样夸张和极端,但它正是用讽刺手法让我们去反思人类应该怎样处理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技术由人创造,我们期望技术服务于人,现实看来却是人类不可避免地会受限于自己所发明的技术,但希望至少不要走到人被技术彻底掌控的那一天。在面对技术的冲击下,我们不应只沉浸于它带来的便捷与利益,工具理性之外的情感是我们作为人更为珍贵的东西,我们要永远保有人性与关怀。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在社交平台等虚拟空间营造自己的“人设”、表达自我,都基于我们在现实客观世界中的生活与体验,技术是人生产生活的载体,而我们才是自我的主人。就像剧中女主人公纯真的歌声一样,希望当下以及未来人们的生活中,能有更多一些这样真实而美好的存在。

反思人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关系

22束雨萱

当今数字化的洪流裹挟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无论我们是否适应,信息技术都一步进一步地以加速度深入我们的生活。

生活在当今信息时代的我们如今其实很难摆脱移动互联设备。兴许前几年还有学生能够出于自我约束放弃上网或持有手机,而如今这种自律手段似乎开始慢慢变得不现实了。一个人行走在马路上,失去了手机就好像失去了一个器官,没有导航就失去前进的方向(甚至目的地位置),没有支付工具我们不能乘坐交通工具不能购买饮食,甚至在疫情期间我们会因为没有扫码工具被拒绝进入任何公共场所而因此茫然不知所措。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载体和工具已经是我们的某种器官,某种在生物体的自身上拓展出来的新的延伸,这并非是我们主动要求的,而是社会似乎已经发展至此,在一声枪响之下突然之间每个人都开始了近乎于赛博格的有向发展。

而一个人的定义也开始在这种变化中变得愈加复杂。在《黑镜》第二季第一集中,女主通过人工智能仿生人基于男友在互联网上留下的大量信息复活的男友其实与他本人相差很大,因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可能更愿意分享自己美好的经历和状态以此获得满足感,而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复活的男友实际上比女主生活中的男友优秀太多而给她造成了不真实感以致崩溃。而我们不能说这不是男友,毕竟这是男友社交媒体上的状态,借用麦先生的词汇,是男友在网络世界的延伸。人似乎除了生物特质上的自我和社会上的自我又有了互联网上的新身份。可能是对于学校或单位或银行数据库里的一串编码,淘宝评价栏里的匿名用户或是社交媒体上的“某某某”。一部分人认同: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性格与互联网上的表现其实不同。也许他们在现实中羞涩内敛而在网络上表现得活跃且招人喜欢,而有人也恰恰相反。

社交媒体是信息技术时代一个标志性的产物,也是《黑镜》系列中最频繁出现的要素之一。凭借它我们摆脱了原始的拘束与远在地球另一侧的亲人乃至无数陌生人畅所欲言,人与人间的信息传递更加即时、开放和具体,同时它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一,只要有人想这么做,几乎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另一个人的全部信息。这也是为什么网暴会如此可怕,不良影响会从社交媒体中渗出蔓延至生活中。从黑镜中的第三季第六集到近几日染粉发女孩自杀新闻,社交媒体提供的平台是中立的,它能成为一些人道德制高点上的跳板,也能成为舆论监督的帮手。我想这是社交媒体乃至互联网的双刃剑的特质。

其二,像黑镜第三季第一集中的故事,我们有时可能过于在乎我们互联网社会中的新的自我,以至于迷失。影片中攀比社交软件评分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女主在屡屡失利后选择摆烂,但在获得了现实的心灵自由后她也再不能融入进人类社会中。

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一个个荒谬的小故事,但谁又能保证不追随互联网上一阵阵狂潮的人不会被排挤呢,我们又怎么能确定在网络管制和激进网民的一轮又一轮斗智斗勇中网络制度不会一步步走向僵化?各种科幻作品中科技被别有用心的人操纵导致恐怖后果,回想起前段时间上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是不是感觉哪环似曾相识…只希望我们至少能够掌握自己身边的一部分信息,至少从自己做起把技术用于正途,或是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至少在未来来临之前做好心理准备。

季欣阳202211110098思考回答

在看《黑镜》前,我对于人与技术的关系的看法如下:
首先,人作为创新主体,人创造了技术,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在农业时代,人们发明农具,用来耕作,以养家糊口;在工业时代,人们发明电力、机械,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发明网络、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使世界联系更紧密,使生活更加便利……从这些发展中可以看出,人创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为何要“更好”地生活呢?其原因在于,人类本身是受自然限制的,我们不仅不能逃离,而且需要依赖。而科技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工具。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会对人产生影响。《理解媒介》中译本第二版序中说:“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新的媒介,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
一方面,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便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比如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工作;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做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人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变得更为紧密,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地球逐渐变“小”。
技术也让人本身发生了变化,《理解媒介》中说:大众传媒的使用派生出了一些心灵习惯:“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印刷术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碎片化信息众多,生活节奏极快,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薄弱。
在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二集后,我认为,这就是人类未来滥用技术的严重后果。虽然社交媒体让剧中人生活及其智能便利,但人被技术控制,社交媒体是普通人逃不掉的枷锁,当然,这是对于一部分还尚存真性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已经沉浸其中的木头人来说,这反而是消遣享受的工具。在这里,房间不是房间而是强迫看情色广告的监狱,人不是人而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机器。真理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阶级分化严重,人变得麻木僵硬、虚伪、拜金、妥协、不再拥有梦想。女主是少有的心存梦想之人,但上层阶级的权力和强大的社交媒体的力量是她无法想象的,虽歌声动人,却因长相纯美被恶心的评委和无脑的观众强迫做了情色演员,这已经违背了人性,在之后从她说她愿意从事这个到她习惯于这份不必骑车的工作,显然,当年的追梦美少女已经全然不在了。男主为抗争上层花光了积蓄去威胁他们,但最后也是被金钱、优越的生活蒙蔽了双眼,做起了表演。其中一个胖的男子因骑车不够而被下调到扫卫生的职务,连普通骑车都无法实现,胖的女子因肥胖而被随意辱骂不敢还嘴。他们是牺牲品,更是给予我们的警告。
对于以上的剧中人,他们的共同问题就是自我意识削减。什么是“我”呢?从心理学上来看,自我包括个体自身、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对象、个体自身的心理特征。有自我意识代表着有自我思想、行为准则、自我认知等认识。通俗点来讲,“我”应该是知道我是谁、我能为社会干什么、我有什么梦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知道我们的梦想为何物,知道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剧中人空有姓名,他们却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只是简单顺从,大家都是流水线作业的机器,每天在虚假的社交媒体中度过,谁还保留了真性呢;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对着屏幕骑着健身自行车,循环往复的生活消磨掉了他们的意志,他们没有更多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权力;他们也没有梦想,那是不被允许的。
我认为,剧中的情况不会发生。首先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的工作就有许多,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营里骑单车,那么谁来干其他的工作呢?谁来建楼,谁来修设备,谁来制造电力,谁来发明科技呢?生育、医疗、养老怎么解决呢?在及其腐败的制度下,社会就此停滞不前,而且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会所有人类都被困在牢笼里而不想出来,那就会引发战争,这是谁想要的呢?再论统治者,谁能进入上层呢,谁又是普通人呢,这就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这个系统最终也不会组成。但单论内部的一些技术,例如多屏幕感应的技术是会有可能创造出来的·。

谈技术对人的截除

《White Christmas》

三个主人公,三个故事,使我脑海中响起一个词“寒冰地狱(联想电影《画皮》)”。

我心痛地感到,“Block”是名副其实的寒冰地狱——活着,却人间失格。绝对意义的孤独、社交绝缘,本就能够使人发疯,而这设定却还被人掌握了时间的流逝速率,缔造了赛博空间中的千年寒冰地狱、永恒的监禁。

“Block”受法律所保护、狱审能够毫无负担地按下“度分如千年”的按钮、意识副本被人们奴役……伴随着“方便”的技术,人们的能力无限延展成“压断大地、淹死太阳”的超级力量,而与此同时,人们变得如此冷漠,人们的同理心和同情心消失殆尽。是不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和情绪感受在被科技反向塑造,人工智能越来越“像”人的同时,我们也变得更冰冷、更程序、更机器?

生命与机械的界限是什么,人工生命具有怎样的权利和社会认同,人工智能可能拥有思想吗,科技对人类群体生活状态和社会形态的改造马太效应怎样最小化,科技异化冰山的全貌是怎样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蜂拥。我不认为人类的智慧足以在短时间内驾驭其可企及的技术突破,新兴科技伦理风险挑战是永恒的问题,对于技术我们不但不应骄傲自满更要谨慎三思。

“我”,在该片中人的意识能够复制、躯体能够虚拟再现,完全实现数字孪生,那么什么是“我”?这让我想起《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凌波零。复制品在物理上健全,当她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独立思想上的差异时,她开始寻找自我、向内探寻。但本片中的副本不仅拥有完整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拥有自己独立独特的人生和记忆,但她不像楚门一样可以走出影棚、不像图恒宇一样在虚拟世界和女儿拥有独一完整的生命,而是被物化、被奴役。这是人类的独裁,自以为是造物主。在我看来,拥有意识的生命体,无论是人工亦或自然,都应该被赋予平等的权利。人类时常失去跨越物种的恻隐,但即使为了人类自身我们也达成保护地球的共识;而面对真实与虚拟,我认为“虚拟人就是不存在的假人”这种说法只是掩耳盗铃,自以为通顺实则拙劣幼稚。

英国诗人布莱克指出“人被技术所分割,技术是人体器官的自我截除。人内在的东西外延之后,造成对人的催眠,人由此变成了其外延物的傀儡。”在此基础上,麦克卢汉的“中枢神经系统”便通过阻塞感知来缓解“截除”造成的压力和迷乱(参考《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增订评注序)。我认为正是人类道德伦理体系和现有文明的局限性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产生了矛盾和错位,人类一叶障目、不知“傀儡”,即对科技异化短视。而这种认知局限作用下,人类集体地、无意识地、本能地沉浸在自己构建的新纪元中变得对人性善恶、世间苦痛麻痹,自愿成为赛博格。

回到当下的现实中,“媒介即讯息”,科技对人的截除同样体现了媒介形态大于内容的理论。我们在微信中对某人的拉黑,便是“block”在现实中的对应,但我们习以为常。对关系的处理变得简单粗暴,倒并不归咎于科技本身,根本还是在于人的逃避。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未来是否会成为剧中的样子,我想到的是“佛系”“丧”语言的流行所映射的是人们行为的过分积极和快节奏与内心对对慢生活和逍遥自由的状态的向往。网络、影视作品往往是人们在跋涉时眺望的另一条路,望一望是本能和欲望,但这也足够了,人们还是会在脚下的路上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既然我们在思考和感受这份技术的反作用,那么我们就还在画着阴阳黑白的轮廓,我们就还没有被淹没。

王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