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7作业 社会媒体中的公与私

就我个人观点来说,社会媒体中并不存在“公”“私”边界。极端的公共领域是大众都可以看得到的新闻联播、电视节目、发布会,极端的私人领域则可以是被锁住只能自己查看的说说、动态等,但是更多的情况下,我们所接触的空间往往是在两者中间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隔阂,因此最初发布者所发布在私人空间的信息,在经过转发、信息流动后,信息被流露到公共空间,就可能会引发公共群体的热议。个人的微博账号其实就是一个偏向于私人领域的地方,普通人的一条微博并不会引发很大的关注度和浏览量,在看似同时在线人数很多的平台上,实际不会有很多人关注到一个普通人所发布的信息。李文亮医生发布的疾病相关信息最初是在私人领域发布的,而在经过人们的转发传播,它一步步显露在公共领域中,李文亮医生自己可能都没有料到,它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发布在私人领域中的对于公共事件的信息和观点,比私人内容例如一些生活日常分享等会更加容易被他人关注和传播。

再看《下坠》一文这一事件,文章作者将文章发布在AO3中,虽说是公共平台,但这些文章会有一定的固定的读者来阅读,照常理来说并不会进行大范围传播,而更多的是在这个圈子里进行流动。但是不论在何种相对私人的领域中,总会有一定的可能会发展到公共领域。所以我认为在私人领域内公民的言论和行为仍旧需要有行为规范和自我约束,不能无限制的表达,因为在社会媒体中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私人领域,那我们就需要为自己言论造成的影响负责。

郝栩燚

《W7作业 社会媒体中的公与私》上有1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