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讨论

束雨萱202211110013

个人观点:李文亮是吹哨人之一,他发表信息是在他的同学群中,属于一个相对私人的领域。《下坠》一文的作者将其发布在AO3网站上,属于一个更偏向公共领域的平台。但李文亮医生的同学可能出于关心和对李文亮医生的信任将其转发至亲友群甚至朋友圈造成公共效应,因此同学群成为了一个连接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跳板。而AO3属于公共平台,但同时也具备严格的分级制度,且大多数同人社群都会自觉遵从“圈地自萌”的不成文规范,也许作者是把AO3平台当做了一个人人都可以登录的私人领域(可能类似完全开放访问权限的QQ空间),忽略了兴趣圈子本身与粉丝集体发生重合因此引发一系列事件(尽管不好说事件本身到底是否因为粉丝个人行为引起)。因此个人感觉社交媒体很难说有一个明确的“公”“私”划分的边界,信息则是通过形似原子的一个个用户个体不断传播的,即使是私聊的“小窗”空间,也无法避免个人将信息截图记录发布至朋友圈、空间甚至更加具有公共性质的平台,更无法避免私人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传播。如果一定要划分公私界限的话,也许信息传播范围本身才是划分的界限。可能个人独处的空间或两人或多人确保不将任何信息传播出限定的群聊或朋友圈或空间的情况才能算作私人空间,而公共领域则是信息流动方向自由的空间。公民的言论自由并不容易真正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深处一个浮躁波动的社会个人或许需要更多关注自己言论产生的后果,法律是最低底线,还需要更多关注自己的言论是否会对言论发布领域内的人造成不良影响,并以改变领域内包含的人或改变言论本身的方式找到平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