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 Million Merits》到《San Junipero》:毒品还是乌托邦?

王江宁
《黑镜》的两集《15 Million Merits》和《San Junipero》分别对未来网络以及虚拟世界的发展进行想象和假设,在荒诞设定和黑色幽默之下体现出虚拟网络的两面性。一方面虚拟网络麻痹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又让人们得以展现真实的自我,甚至成为生命的延续。
在《15 Million Merits》讲述的故事中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剧集为观众展现了Bing的日常生活,让观众得以窥见这个畸形社会的一角:数字化的生活、残酷的竞争、固化的阶级以及娱乐至死的观念。所有人都沉浸在虚拟网络带来的快感之中,工位前的屏幕看似是人性化的设计,实则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虚拟网络麻痹了人们的神经,用娱乐、暴力以及色情等内容刺激着观众的感官,就像毒品一样,让使用者忽视肉体上的痛苦以及精神上的空虚,凭借着短暂的快乐幻觉得以维持现实中单调的流水线生活。在对感官刺激的追求中,人们变得麻木不仁,价值观也十分扭曲,他人的苦难也不过是娱乐的一环。
在被网络统治的生活中,似乎没有人在意未来如何,生存的意义也只是为了生存本身。大多数人其实都能清醒的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在面对这个庞大的体制化的社会也只能产生无力感,如同想要打破枷锁的Abi和渴望真实的Bing,最后都妥协在众人的声浪和自己对于挣脱眼前困境的渴求之下,再设想若是Bing选择了结自己,最终可能不过是海面掀起的一朵浪花,在几天之后被大众抛于脑后,而辣妹广告和娱乐综艺永存。
这样的社会真的能够延续下去吗?在精准运行的社会体制下,是被极度压抑的人性和阶级矛盾,这样的规则在某一天终将迎来崩塌。
《San Junipero》中描绘了虚拟世界圣朱尼佩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这座城市具有不同的意义。像Kelly一样更侧重于现实的人来说,虚拟世界是纵情享乐之地,是抒发真实的自我,释放压抑内心的地方。而对于像Yorkie一样无法同正常一样接触和感知世界的人来说,进入虚拟世界圣朱尼佩罗是一次新生,这里更像是一座乌托邦,他们能在这里感受到图像、声音、气味甚至痛觉,可以自由的行走活动,这样的世界对于部分人来说比起原来更接近真实。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对比《15 Million Merits》的冷漠和荒诞,《San Junipero》蕴含的温情更加展现了虚拟网络发展的目的应该是为人服务而不仅仅是娱乐消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