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欣阳202211110098思考回答

在看《黑镜》前,我对于人与技术的关系的看法如下:
首先,人作为创新主体,人创造了技术,并促进其不断发展。
在农业时代,人们发明农具,用来耕作,以养家糊口;在工业时代,人们发明电力、机械,改变了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发明网络、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使世界联系更紧密,使生活更加便利……从这些发展中可以看出,人创造技术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为何要“更好”地生活呢?其原因在于,人类本身是受自然限制的,我们不仅不能逃离,而且需要依赖。而科技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进行改造的结果,也是人类适应环境,利用环境的工具。
其次,科技的发展也会对人产生影响。《理解媒介》中译本第二版序中说:“任何一种新的发明和技术都是新的媒介,都是人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都将反过来影响人的生活、思维和历史进程。”
一方面,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便利,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水平。比如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出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工作;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用,使企业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市场,做出更加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另一方面,人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随着数字化的深入发展,人与人之间也变得更为紧密,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更为便捷,地球逐渐变“小”。
技术也让人本身发生了变化,《理解媒介》中说:大众传媒的使用派生出了一些心灵习惯:“我们自身变成我们观察的东西……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印刷术改变了人的阅读习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碎片化信息众多,生活节奏极快,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薄弱。
在看完《黑镜》第一季第二集后,我认为,这就是人类未来滥用技术的严重后果。虽然社交媒体让剧中人生活及其智能便利,但人被技术控制,社交媒体是普通人逃不掉的枷锁,当然,这是对于一部分还尚存真性的人来说的,对于那些已经沉浸其中的木头人来说,这反而是消遣享受的工具。在这里,房间不是房间而是强迫看情色广告的监狱,人不是人而是没有反抗能力的机器。真理与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阶级分化严重,人变得麻木僵硬、虚伪、拜金、妥协、不再拥有梦想。女主是少有的心存梦想之人,但上层阶级的权力和强大的社交媒体的力量是她无法想象的,虽歌声动人,却因长相纯美被恶心的评委和无脑的观众强迫做了情色演员,这已经违背了人性,在之后从她说她愿意从事这个到她习惯于这份不必骑车的工作,显然,当年的追梦美少女已经全然不在了。男主为抗争上层花光了积蓄去威胁他们,但最后也是被金钱、优越的生活蒙蔽了双眼,做起了表演。其中一个胖的男子因骑车不够而被下调到扫卫生的职务,连普通骑车都无法实现,胖的女子因肥胖而被随意辱骂不敢还嘴。他们是牺牲品,更是给予我们的警告。
对于以上的剧中人,他们的共同问题就是自我意识削减。什么是“我”呢?从心理学上来看,自我包括个体自身、与主体发生关系的对象、个体自身的心理特征。有自我意识代表着有自我思想、行为准则、自我认知等认识。通俗点来讲,“我”应该是知道我是谁、我能为社会干什么、我有什么梦想……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尝试各种可能性,我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知道我们的梦想为何物,知道未来还有无限可能,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剧中人空有姓名,他们却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只是简单顺从,大家都是流水线作业的机器,每天在虚假的社交媒体中度过,谁还保留了真性呢;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只能对着屏幕骑着健身自行车,循环往复的生活消磨掉了他们的意志,他们没有更多可能,因为他们没有权力;他们也没有梦想,那是不被允许的。
我认为,剧中的情况不会发生。首先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的工作就有许多,如果大部分人都在营里骑单车,那么谁来干其他的工作呢?谁来建楼,谁来修设备,谁来制造电力,谁来发明科技呢?生育、医疗、养老怎么解决呢?在及其腐败的制度下,社会就此停滞不前,而且世界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不会所有人类都被困在牢笼里而不想出来,那就会引发战争,这是谁想要的呢?再论统治者,谁能进入上层呢,谁又是普通人呢,这就不会有一个明确答案,这个系统最终也不会组成。但单论内部的一些技术,例如多屏幕感应的技术是会有可能创造出来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